為教師提正氣——東昌府區(qū)“七個一”工程繪就師德建設新圖景
來源:24直播網(wǎng)2025-04-21 23:10:54
■ 郝凱
師德是教育的永恒命題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,建設高素質專業(yè)化教師隊伍,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待遇保障。如何健全教師教育體系,培育一批教育情懷深厚、專業(yè)素養(yǎng)卓越、教學基本功扎實的優(yōu)秀教師,成為我市各級教育部門努力的目標。
東昌府區(qū)教育和體育局緊緊圍繞“四有”好老師隊伍建設目標,聚焦師德師風建設主陣地,創(chuàng)新實施師德教育“七個一”工程——一次教師“開學第一課”、一次“依法規(guī)范執(zhí)教”警示教育、一系列師德宣講、一次“師者本色——我的從教故事”征文、一次教師閱讀成長活動、一次志愿服務、一次“榜樣在身邊”師德選樹及宣傳活動,形成了和諧健康、積極向上的教師隊伍發(fā)展態(tài)勢,促進了教育改革發(fā)展生態(tài)的持續(xù)優(yōu)化。
頂層設計——
構建師德建設“四梁八柱”
“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。師德師風不是階段性任務,而是教育發(fā)展的永恒課題?!睎|昌府區(qū)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、局長趙學成的講話擲地有聲,“師德師風始終處于教師評價標準的首位。‘七個一’活動是一個系統(tǒng)工程,目的就是修師德、養(yǎng)師風,為教師提正氣?!?
東昌府區(qū)教育和體育局將意識形態(tài)教育擺在首位,要求各?!皹淞⒌湫?、找出差距、落實措施”,構建“知準則、守底線、強師德”的長效機制,明確“三強化”路徑:強化責任擔當,把師德作為教師隊伍管理的“第一準則”;強化行為示范,讓《教師法》《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(yè)行為十項準則》等文件成為行動指南;強化正風肅紀,建立“全方位監(jiān)督—快速化處置—常態(tài)化通報”的閉環(huán)管理,堅決杜絕師德失范行為。
今年2月13日,東昌府區(qū)師德建設月“七個一”活動啟動暨師德師風建設推進會召開,為全年師德建設錨定方向。覆蓋全員、貫穿全年的師德建設工程由此拉開帷幕,為東昌府區(qū)所有教師劃定了“思想高線”和“行為底線”。
多元實踐——
讓師德規(guī)范融入教育日常
開學前一天,當晨光灑進聊城市實驗小學,該校教師圍坐在一起,觀看“依法規(guī)范從教”警示教育視頻。真實案例中,個別教師因體罰學生、有償補課等行為受到嚴肅處理,畫面里的悔恨與反思深深觸動著每個人?!斑@些案例不是‘別人家的故事’,而是懸在我們頭頂?shù)木姟!毙iL張慶玲帶領全體教師集體宣誓,重溫了教師誓詞?!坝肋h做“四有”好老師,永遠是教育高質量發(fā)展的推動者”的誓言回蕩在校園上空。
在道口鋪街道中心學校閆邵屯小學“以愛之名,鑄師德之魂”主題演講比賽現(xiàn)場,老師們結合自身教育實踐,深情講述“以愛育愛”的動人故事。有的以扎根鄉(xiāng)村教育的堅守展現(xiàn)師者擔當,有的用轉化后進生的案例詮釋教育智慧,還有的通過援引陶行知、張桂梅等教育家的精神,呼吁以仁愛之心澆灌學生成長……
在廣平鎮(zhèn)雙廟魏小學教師閱讀專區(qū),《給教師的建議》《教育的目的》等書籍被翻開,書頁間夾著教師們的讀書筆記——“教育是靜待花開的耐心”“師德藏在每天的課堂里”,這些質樸的感悟,正是師德內化的真實寫照。
北順小學組織全體教師觀看2024年全國“最美教師”——于潔和彭玉生的先進事跡視頻。觀看結束后,教師們進行了熱烈研討,最終達成了共識——用愛心呵護每一個稚嫩的心靈,用耐心等待每一次成長的蛻變。班級管理上學習于潔的育人理念,關注學生全面發(fā)展;教學創(chuàng)新中借鑒彭玉生的田野課堂模式,提升教學趣味性;師德修養(yǎng)方面對標先進,強化專業(yè)素養(yǎng)。
從警示教育到榜樣學習,各校將師德教育融入日常,浸潤式的多元實踐,讓師德建設從文件要求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。
長效賦能——
培育風清氣正教育生態(tài)
在東昌府區(qū),師德建設早已超越“活動月”的局限,形成“制度保障—榜樣引領—全域協(xié)同”的立體化生態(tài)。聊城文軒初級中學將師德考核納入教師年度評價體系,舉行了首屆“師德標兵”表彰大會,對在過去一年工作中表現(xiàn)較為突出的教師進行表揚;文苑初級中學公開評選出18名師德先進典型,記錄教師參與志愿服務、家校溝通等日常表現(xiàn),并在全校宣傳其先進事跡,讓師德評價從“模糊印象”變?yōu)椤熬唧w可感”。
站在東昌府區(qū)教育的版圖上,“七個一”工程串聯(lián)起每個校園的育人故事:幼兒園教師蹲下身的傾聽,小學教師作業(yè)本上的暖心批語,中學教師深夜備課的燈光,都是師德最生動的注腳。當 “七個一”工程化作日常的“七個堅持”,這片教育沃土上,正生長出越來越多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實學識、有仁愛之心的“大先生”,他們用行動詮釋著:最好的教育,永遠始于師德,成于初心。
編輯:梁營營
審核:劉 飛
TAG標簽: